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法務部矯正署八德外役監獄:回首頁

:::

詐欺罪認知治療團體─走出詐念迷途,邁向誠信人生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4-06-27
  • 資料點閱次數:7

到底誰唬弄了誰?~詐欺罪認知治療團體

為矯治有犯罪習慣受刑人之偏差行為,加強詐欺犯、詐騙集團成員或車手等屢犯財產性犯罪者之個別教誨及特別教誨,本監近期辦理詐欺罪認知治療團體課程,期能導正其不勞而獲的偏差觀念,並透過法治教育與心理輔導等適性處遇措施,協助其逐步建立合乎社會規範之價值體系。

本課程由外聘臨床心理師擔任規劃與帶領,透過系統性設計,引導參與成員深入省思個人行為背後的心理歷程。課程內容著重於提升自我覺察、激發改變動機,並鼓勵成員檢視並調整過往影響行為之信念與思維模式,進而發展出更具建設性與責任感的生活態度。

其中,參與課程的收容人阿明(化名)分享:「一開始我只是被安排來參加,其實也沒什麼期待,但幾次下來,開始有人在團體裡說出自己的故事,我才慢慢敢講出我以前怎麼想的。以前只覺得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能賺就賺,但現在回頭看,我連自己為什麼做那些事都說不太清楚。這幾週的課程讓我第一次思考,如果我再這樣下去,是不是永遠沒辦法真正踏出這個循環。」透過這樣的反思與對話,課程已初步引發部分成員對過往行為及未來方向的深入思考。

雖然課程尚在進行中,已可觀察到若干成員開始展現自我反省的契機,並表達出對未來生活的重新規劃意願。透過團體對話與經驗分享,參與者逐步意識到自身行為對被害人、家庭與自身人生的多重影響,初步建立起責任感與同理心,為日後脫離犯罪循環打下基礎。

藉由專業心理介入與同儕支持的相互作用,能強化受刑人面對行為改變的自我動力與實踐意圖。本監將持續推動多元化矯治課程,結合心理、教育與法治等面向,營造支持成長的矯正環境,協助收容人走向回歸社會、遠離再犯的康莊大道。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