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法務部矯正署八德外役監獄:回首頁

:::

教化科親職教養正向報導-監獄中聆聽一個父親的教養反思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0-07-12
  • 資料點閱次數:474

聆聽身為「父親」的獨白

   我以心理師的身分進入監獄晤談,當面對一個「人」的關懷,直接拿掉所謂「收容人」的面具在看待時,往往就會感受到同學以一個父親的角色在和我說話,同學會告訴你說:「老師,我不希望讓我的孩子知道我在監獄關,我害怕他們因為我在監獄,而被學校的同學嘲笑,我不希望他們因為我而遭受身邊他人的歧視。」他們擔心自己的不夠好,會影響孩子被對待的方式,他們在意自己所造成的人生不如意,牽連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當同學坐在晤談室的另一端,自然的顯露一個慈愛父親敘述著對孩子的關愛,我面對面看著同學,聆聽著同學的自述……

  「老師,我的人生有一半在監獄,我入獄的時候,他媽媽還在餵他喝奶,我來外役監獄,可以返家探視的時候他已經快八歲。我沒有好好陪伴過自己的小孩,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跟我的人生一樣。

我小時候跟我父親關係不好,經常發生衝突,不喜歡讀書的我,總是會被再三叮嚀要認真讀書,不讀書就打或罵。我受不了父親的管教,國中之後就離家,自己出去外面混,我不希望重複我和父親的戲碼在我自己和孩子身上。」

  我聽到不愛讀書的他,形成了他生命的重要轉折──不愛讀書又得不到父母的認同只好逃家,不讀書也不知道能做甚麼,朋友進入幫派,自己也進入幫派,尋找能夠認同自己的人,尋找可以在離家之後獲得歸屬感的方式。然而,當多年後的自己身為人父人母之後,卻有更多發生在親子關係中的感慨。

     接著在下一次的見面聽著同學說:「老師我每次來找你,希望幫助我可以更了解自己,並思考自己怎麼當好一個爸爸的角色,讓自己和你的對話過程,調整對待孩子的方式,有時候我也有很大的迷思,孩子成績已經考得不錯了,我還是會忍不住的想要求他;無形中還會強迫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我不希望我的孩子跟我一樣沒有一技之長,沒有任何可以被他人尊敬的地方,我不希望我的下一代,還跟我一樣面對同樣的高壓教育,我希望我可以調整我自己,投入更多對孩子的教育,我只要我的孩子能夠透過教育找到自己的專業角色,貢獻社會,服務人群,不要再製造社會的困擾。」

  聆聽著他回顧自己的童年經驗,聆聽他想要成為一個好父親,而努力在晤談中,了解自己是否有哪些需要調整的教養方式,不希望自己再以小時候父母高壓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因為父母的權威式的教育,對他的嫌棄,也因此讓他決定自暴自棄,甚至傷害自己。現在成為了父母,他更要努力學習當一個可以放下父親的權威,站在孩子的高度,理解孩子要的是甚麼,當一個可以溝通和聆聽孩子心聲的父親。

成為父母是一輩子的學習

  聽著同學的自述,我想沒有人喜歡被貼上「好父母或壞父母」的標籤,而成為一個願意時時自我覺察和反省的父母,不是件容易的事,不把孩子的成敗作為父母教養的好壞,是一輩子都要學習的事情。但父母對孩子關懷與情感的付出,不會因為孩子的成敗而停止。雖然他身在監獄裡,但心裡心心念念的是在外頭生活的孩子,那時候的我感受到的是身為父親唯一能對孩子給出愛的一種方式,而在孩子眼中或許沉默寡言和嚴肅的父親背後深藏的關愛卻是不被孩子看見的情感流露。他努力地透過諮商資源教育自己,也希望自己能教育孩子。如果有一天有機會,我想告訴他的孩子:「你的父親在監期間很努力的教育自己,來教育你,教出一個為社會付出而有貢獻的人。」

  在同學的一字一句所流露對孩子的關愛,與對自己的人生重重的摔了一跤之後的反省之中,展露了人世間最難能可貴的父愛。

回頁首